迪马:尼奥姆想先租后买签卡尤斯特,租借费250万欧&买断费800万
中超联赛第19轮,武汉三镇队首发及替补球员名单出炉
孙兴慜127个英超进球分布:右脚74粒&左脚49粒,头球&点球各4粒
世体:前皇马前锋马里亚诺将正式加盟阿拉维斯,并签下两年合同
致敬传奇!大连英博为老将38岁阎相闯举行了退役仪式
26年前的今天亨利加盟阿森纳,英超官方晒视频回顾枪手生涯
体育资讯08月03日讯 黄健翔在社媒上提出一个问题,一些新人小时候靠身体,不抓脚法技术,进入一线队就会反噬自己。搞少儿训练的可以试试“老球”,孩子踢不动自然逼他们用心体会脚法。
黄健翔观点
最近看的一些比赛中,关注了一些新人,想看看他们的未来前景,中外都有。有几个人的优缺点,再次印证了这样的判断:小时候靠身体优势很突出,于是技术细节抓得不紧,技术定型留下瑕疵,进入一线职业环境后,竞争范围不同了,天天面对的都是跟自己同样身体素质出色的对手,少年儿童时期的基本功定型问题,就会反噬自己……严重点说呢,就是踢球的合理性和标准化都不足,合理性指的是思维方式,标准化指的是动作的规范准确。
不测评身体素质单项指标,只看人球结合,有的人踢球,射门的发力机制都是错……现在的球好踢,导致好多人脚法不好好练,球反正也能踢出去……踢野球,看到大量80后90后是这样,就因为他们开始踢球的年代,球已经好踢多了,而我们小时候,还踢过那种假如你脚法不对,根本踢不动,脚还生疼的球。
也许,搞少儿训练的朋友可以试试,搞一些老的球,或者是制作方法老派的球,那种皮革制的,吸了水会变沉的球,或者训练时让他们每天踢一会大球,把气打的很足,硬,让孩子们试,这样,脚法不对的,根本踢不动,脚还疼,自然就逼着他们从小用心体会脚法,把基本脚法练出来了。踢球都踢不到科目上,一看就是棒槌。这是老北京足球的一句话,当年张路张指导解说的时候,经常爱说科目。现在看,需要强化这个概念。